城山早期的地名為彭仔存庄,乃因漢族彭仔存移墾而得名。而彭仔存庄改為城山,乃因晚清之際,安通古道的東岸起點為彭仔存庄,因而山路的入口設有山城以控制人的出入,軍事上有防禦的功能。日治時,山城損毀,而新地名即以有古城之山命名,延用至今。
日治時,日本人曾廢原廟,當地居民則將三王爺奉請至大樹底下隱密之處祭祀。光復後,搭建茅草廟舍迎請三王爺回城山部落奉祀。民國四十二年,地方人士籌組管理委員會,建新廟祭祀至今,並改名為寧城宮,此廟是臺東縣唯一的三山國王廟,原本只有奉祀三王,亦為廟內的開基神明,後來又請來大王和二王,並在左邊祀奉註生娘娘,右邊祀奉福德正神。寧城宮香火傳薪、延年鼎盛、祈福保安,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。
在行經台11線時,不妨用心留意在路旁的寧城宮的紅色樓牌,繞進城山社區的寧城宮,看看廟內繽紛的雕樑畫棟,感受其豐富的歷史人文。